|
于长海书法作品
于长海书法艺术风格概述:
于长海幼承家学,书底深厚,其创作奔放,严谨,厚重而不失飘逸,灵动而不失庄严。他注重吸收历代各家各派之所长,无论是作品的题材、构想、章法意境等诸方面,均能多方接纳,为我所用。近些年,他将书法意境的延伸和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作为自己创作的方向,赋予以历史内涵和时代感,由此开拓了一种书法新气象。
于长海性格平易近人,为人淳朴友善。他生性好学,一生仰慕书法,早年曾得到启功、周祖谟、唐大康、王禹功等诸多名家指点,拜书坛名家启功为师,后又同当代书法大家刘炳森先生一道到故宫博物院临摹清史,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
几度春秋,默默苦练,这种源自于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痴爱,是他内心情感的抒发。于长海喜欢直抒胸臆的创作,无论何时何地,素纸铺展开来,浓蘸笔墨,下笔如行云流水,神采飞扬,笔锋上下游动,左右擒纵,点画无一处含糊懈怠,尽在他的指腕之间。那流畅的线条,清秀美观的墨迹氤氲满纸,散发出一阵阵沁脾的芳香,书法艺术的魅力、神韵展示的酣畅淋漓、熠熠有神。他曾论道“不知六书,未习晋唐,岂挥毫泼墨。”他在谈书时又说“学古人广汲精研,取适己之处。”这种在继承中创新的,正是于长海书法艺术独树一帜的根本力量!他曾自撰一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故乡”,表达其追求、酣畅、挥洒自如的人生境界。他说:“书法的写与法、笔与墨将中国文化内涵表达的淋漓尽致。它的种种笔法如人的坐卧、行立、揖让、颠伏,各尽意态,但它们既相互矛盾又彼此映衬协调。”通过这种不同节奏感的书写表达,于长海的书法艺术凝练成了“秀、雅、润、险、狂”这一书法界著名的“创意五法”,代表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于长海现为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汉字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委员、中国作家书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现代书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国礼书法大师。
于长海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变革与于长海的“创意五法”
我国当代书法家于长海在50多年的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继承与创新结合,赋予书法作品以历史内涵和时代感,由此形成了“秀、雅、润、险、狂”的“创意五法”,这是对当前中国书法变革、创新和发展的一大贡献,在中国书法界吹响了为之一震的新号角,在当代和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如其人,寄情于笔墨之间。于长海在书法创作喜欢直抒胸臆,无论何时何地,素纸铺展开来,浓蘸笔墨,下笔如行云流水,神采飞扬,笔锋上下游动,左右擒纵,点画无一处含糊懈怠,尽在他的指腕之间。那流畅的线条,清秀美观的墨迹氤氲满纸,散发出一阵阵沁脾的芳香,书法艺术的魅力、神韵展示的酣畅淋漓、熠熠有神。这样的书法比传统上了一个层次——既继承了传统,又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完善。这样的书法形象更具体,意义更深刻,思想更完美,这也就是中国汉文字的魅力所在。
于长海书法作品
笔墨深处独心知
于长海先生启功先生,但不为“平生师笔不师刀”之紧箍咒所束。于先生十分注重传统,以为传统是书法创新的沃土和源泉,同时强调学习传统之时,要加以裂变创新,传统是古不是旧,旧东西不一定是学习传统的对象,更不是懒汉不思进取的挡箭牌。多年来,不管以前在岗位上多忙,他都遍临古今碑帖,博览古今文集,行万里江山,与古人对话,与大好河山对话,这都是他强于许多书法家的地方,他很赞同我提的“胸中无山河之气,下笔必然小气”的论点。于先生善于从各方面汲取营养,几十载笔墨的苦夫和崇高的爱国清操融入笔端,展示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创作出了具有东方文化韵味的独特作品。
于长海先生书法作品的独特,是源于他人生的独特,先生学识渊博,高迈,在文、史、哲书画多有用功。我和先生的谈书艺,又一次领略到了“功夫在字外”的不传之秘。今天先生的书法红遍,名扬长城内外,举世,被尊称为“国礼书法大师”,但每次他都谦笑而答,“我只是写了一些老祖留下来的文化汉字”,多可爱的,多谦和的老艺术家,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的文人书法家。他时刻都在遵循传统的人格和完善,同时又在依规传统的文艺方式炼就自己的艺术。他的美术观念来源于国学,自然,高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