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教育里,男性很少被鼓励尊重自己、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被鼓励要成为竞争中的“人上人”。这是一种鼓励的男权文化,许多人都带着这样的竞争姿态在生活。
昨天,和男友争吵,几乎分手。他一直在,而我却总是把他往外推。其实我根本不想分手,却又拉不下面子把口气放软一些。眼看他也要放弃,我多想用愚人节做借口,说:“要分手只是在开玩笑,我一点都不想分开,我怎么会想分开呢?”可昨天不是愚人节,想找台阶都没办法……
为什么,吵架时,会觉得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是低自尊的呢?
“听到你那样说,我很难过。”
“我很害怕失去你的爱。”
“我很怕陷入和别人的竞赛里,被比下去。”
“我其实一点都不想跟你分开。”
……
这些都说不出口。
“你想去就去啊,你有那样做的。”
“我不开心跟你没关系,你没做错什么,我可以为自己情绪负责。”
“我们还是做炮友吧,这样更。”
……
说出来的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把“自尊”和一种进攻、侵略型的文化关联在一起了吧。
看过一个帖子,把人的表达分成“男性表达”和“女性表达”两种。它说的男性表达,是指倾向于评判对方的:“妞,腿不错哦,约吗?”而它说的女性表达,是指倾向于表达的:“刚才在电梯门口看到你,就一直好想过来和你打招呼,犹豫了好久终于鼓起勇气走过来。”把表达方式冠上性别,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也不科学,女生也可能会喜欢评判(我自己就是个例子啊),男生也可能会乐于表达。但这个帖子其实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是爱评判,还是爱表达?
比如,争吵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更倾向于评判对方:“都是因为你,我们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你根本就不尊重我!”评判的方式,多少带有一些权威感和侵略性,这样常常会招来对方本能的自卫甚至还击。
可是昨天,哪怕我和男友在吵得最僵的时候,他还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不想这样”、“我不想失去你”……这点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意识到,而只是一种习惯。这让我即使在争吵时,也感到一种安全,还多少会有一些情感上的认同。
这也是他最早吸引我的地方。
我和他在一个在线约炮社区里认识,他喜欢写自己的性幻想和一些短文。他写的东西里,没有对人的评判,不论身份高低或外貌美丑,他对笔下所有人都平等地温柔相待,更多地谈论自己对他人的感受,而不是对他人的评判。正是这种平等的态度,让我在阅读他的文字时,感到自己在此人面前是安全的,被尊重的。
不同的是,社区里很多男性都喜欢在文字里给女性打分,或把她们打扮得让人看了艳羡。从那些文字里,就可以看到许多和歧视。倾向于去评判,这似乎是许多中国男性对女性的态度。
在中国教育里,男性很少被鼓励尊重自己、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被鼓励要成为竞争中的“人上人”。这是一种鼓励的男权文化,许多人都带着这样的竞争姿态在生活,甚至在亲密关系里也试图建立自己的权威。所以在约炮社区里,从男性搭讪常见用语“腿不错哦,约吗”,到约炮日记中的“昨晚那女的我打9分,更大点就更好了”,我们都看不到他们自己,只看到一个个被教养成具有侵略性的高高在上的捕猎者,用各种苛刻而歧视的标准看待女性。
这不是在他们。热衷并勇于表达,需要拥有丰富柔软的内心、平等自然的观念,而这些都是资源。不具备这些资源,只懂得各种评判的人,都是被男权文化给了丰富感受力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连约炮都不得其门而入,一开口就被拉黑了——女性可不是闲的没事儿等你来评判的啊。
表达并不是什么很难的技能,是可以的。不管是陌生人搭讪,还是和伴侣吵架,我们也许可以更多地,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让外在的评判占据了我们的交流。
昨天,我终于还是放下无聊的面子,跟他说了我的感受,把“我其实一点都舍不得和你分开,我很希望。。。”说出了口。然后,我们俩和好了。
来源:谈性说爱中文网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