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扎堆推新品牌未来或将引发洗牌潮

[复制链接]
查看: 184|回复: 2
发表于 2016-10-25 19: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业界
  文/羊城晚报记者郭尧
  近年来,乘着互联网的热潮,汽车业各种新汽车品牌层出不穷,而在这当中更多的是跨界造车,传统车企似乎只能干瞪眼?并非如此,就在各种“”介入汽车界之时,自主品牌也借机开始发起了新的汽车品牌热潮。可以看到,早前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资车企腾势是如此,现在江淮与大众的合作、吉利推出全新品牌,更是引起了与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新一轮讨论。不过,在这跨界与传统两边碰撞之时,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到底中国市场还需要多少新品牌?
  现状:汽车新品牌扎堆登场
  中国车市正呈现出一个新品牌爆发的态势,这个现象有多火热?不妨细数一下那些近年来试图跨界造车的,如和谐汽车、腾讯与富士康的造车联盟、乐视与阿斯顿马丁合作代工电动超跑,还有去年以来如游侠、智车优行等互联网企业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再近一些,还有家电巨头格力准备收购新能源车企跨界一把,日前车和家工厂奠基、乐视超级汽车工厂落址浙江省湖州市……可以说,整个汽车业界,光是这些跨界造车而诞生的各种汽车新品牌,已经足够热闹的了。甚至还有传闻说,华为也要跨界造车了,兴奋之余,华为赶紧出来:“华为公司特此声明,公司没有进入汽车制造业的计划,也没有推出华为品牌汽车的计划。”
  那么,难道传统车企就只满足于眼前?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其实传统车企相对来说只是更谨慎,但也有不少动作。如2010年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腾势,还有观致、北汽新能源的成立等都是例子。不过传统车企的动作在近年来特别是今年才显得更明显,如斯威、汉腾、宝沃等一众新汽车品牌纷纷发布新车型。
  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日前江淮与大众合作、吉利推高端品牌的消息。上个月,江淮汽车对外发出公告称,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初步达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意向。对于双方的合作,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透露,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将集中于更小型SUV和更经济的产品,并不会与南北大众的产品发生重叠。
  此外,从多个发布的消息及的预告片得知,吉利也将在本月宣布推出全新品牌“LYNKCO”,该全新品牌定位于中高端,有消息称旗下首款车型是由CMA平台打造的一款紧凑型SUV,预计于2017年四季度正式上市。可以说,这再次把自主品牌催生新汽车品牌的热浪,掀起了一轮新的。
  方向:
  新能源与高端化
  可以看到,就与目前最火热的跨界造车介入方向一样,自主品牌催生新品牌更多的是为了发展新能源车。如江淮和大众将成立的合资乘用车公司,据了解根据其协议内容,将专注于新能源市场,其中规划的小型SUV以及经济型产品都将为新能源产品,率先投放市场的将是小型纯电动SUV产品。而这个做法,与戴姆勒与比亚迪成立的腾势品牌合作方式类似,双方提供技术支持,并采用全新的汽车品牌与渠道。
  不过也有自主品牌再次发起向品牌高端化的冲刺。吉利此次推出全新品牌可谓,据了解就连发布地点也选在了海外。其实,自主品牌发布高端子品牌早有先例。早在2009年,奇瑞就推出过高端品牌——瑞麒,但效果并不如人意。而吉利本身也曾经经历过多品牌时代,但在证明过并达不到目标后,在2014年便把全球鹰、帝豪和英伦品牌全部回归到吉利汽车的品牌下,从多品牌战略时代重新回归一个吉利,并推出全新的吉利标志。
  可以说,过去自主品牌曾经也经历过一段催生新品牌的,而随着新能源、互联网跨界造车的凶猛浪潮,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可以说,近年来,无论是汽车外,都掀起了一股造车热潮,而汽车新品牌的出生更像雨后春笋。
  链接
  新建新能源车企
  准入门槛将收窄
  尽管中国目前正在鼓励朝新能源车方向发展,但在准入门槛方面也正逐步规范,想拿到一个准入许可并不那么容易。再加上近段时间新能源“骗补”调查持续发酵,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因此被推向了的风口浪尖。而今年8月12日,工信部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就拟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的准入进行修订,这意味着以后更难获得一纸资质。
  例如,《新规》中,申请人必须是已取得《公告》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已经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要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而且,征求意见稿还对申请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提出了相关条件。
  最近,长城华冠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这也是继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之后,第三家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中国需要这么多汽车品牌?
  观察
  中国确实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不过是否就需要这么多汽车品牌?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数据统计现在中国有多少个汽车品牌,但有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让大家感受一下:根据全球研究咨询公司TNS于2013年做出的统计,当时的中国市场就已经有379个汽车品牌争相角逐,而在十年前这一数字仅为64个。再细数一下近年来出现的大大小小汽车品牌,不下数十个。
  产生这么大造车热情的,除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庞大的量级,还有保持不错的快速增长速度之外,更是对新能源车市场前景的看好。其实大家都心里清楚,在这波新造车浪潮里,肯定有“金子”,但更多的是泡沫。历史总是相似的,在过去中国汽车十年高速增长那段时期,像奥克斯、波导、美的等一波汽车门外汉都准备跨界造车,但最后剩下来的只有少数,如造冰箱起家的吉利,做电池的比亚迪。看看现在,乐视、长江EV、格力、游侠等等,有没有一点似曾相识?应该说,现在还没有到挤泡沫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0 15: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0 00: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 楼主{author}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